当前所在栏目:周传基教授影视讲座>> 时空结构 返回首页

 
理论前沿
[ 来源: www.zhouchuanji.com 作者:周传基著 ]
【字体:  
 

理论前言
北京电影学院和广播学院都没有剪辑系。成为国际笑柄。
电影剪辑所涉及的是一部影视作品的结构问题。有人认为文学的结构也是蒙太奇。当然任何人造的作品都是一种组合。不过由于材料的不同,组合的方法也就不同。文学的用抽象概括的随意性的符号(直接诉诸于人的大脑思维的符号)来进行组合,而电影是光影和声音所形成的语言(直接诉诸于人的视听感官)来进行组合,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和具体的方法。

综合艺术论正是出于这样的误解,所以认为电影剪辑并不重要,人人都会。北京电影学院更有“导演就能剪辑”一说(按我的标准,这些导演剪得都差强人意,还是没有明白电影的道理,他们搞出来的是文字概念的组合)。

正是这种极端错误的认识,所以在中国大陆的电影理论家把库里肖夫于二十一岁所做出的天才的发现:库里肖夫效应贬为“荒唐”(张骏祥语),或称之谓“人工戏剧效果”(《电影艺术辞典》的界定。由此可见,两个影视学院都没有剪辑专业是有由来的。电视界的那种把文字编辑和镜头编辑合一的做法可真是荒唐加愚昧。在中国的电视界,文字编辑可以不经任何训练就充当起镜头剪辑来了,摄影师沦为二等公民。不懂视听语言的人都是高手。电影由于是一个二十世纪的新生儿,所以在电影诞生之初有许多概念都是借用其它姊妹艺术的相似的概念,极不准确,而且会产生望文生义的副作用。文字编辑和镜头剪辑混为一谈,“作家理论”竟成了文学性论者的根据。从文字的符号学又借来一个“约定俗成”,镜头成了构图,运动镜头能被说成是“多构图”,这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无知了。声音变成了音响效果,为什么视觉镜头不称作视觉效果呢?

既然大陆中国的现状是如此,所以我立意在我的周传基影视实验学校里设剪辑专业。而现在的电脑技术已经改变以过去涵授的方式。大家可以看到我的主页上就是一匹奔跑的马的活动影像。所以我现在就可以通过INTERNET进行远距离的涵授,其效果并不差于课堂的现场授课,因为事先安排好了,我还可以在INTERNET上进行双向交流的授课方式。我这个讲座的主课就是剪辑。电影电视的剪辑规律是一样,国外从来不分。什么电影的拍法,电视的拍法,真不明白,为什么希奇古怪的事全都出在大陆中国。由于所有这一切(包括拍镜头,编镜头实例)都是我一人动手,所以课程的进行可能慢一些。请见谅。

不知北京电影学院的函授部是否已经使用大家空喊了半天的“高科技”。我感到奇怪的是,在教学上使用先进技术,我这个七十五岁的老不死总是走在学院的前面。事实俱在,不服也不行。录象实例教学是不是我最先采用的,我卖给学生的讲义全都是一份份用激光打印机单打出来的,不是复印。我已经用坏了四台激光打印机,保修期一完,我的打印机也就报销了,可成本也挣回来了。

我这个讲座是免费的。经常有年青人跟我说,周老师,你既然喜欢玩电脑,我告诉你,上网可以挣钱,好多人都发财了。我怎么没有这个感觉。我只是感到,有了INTERNET,学的人不用花钱,上电影学院的进修班一年要交多少学费,都设置了那些课,能学到什么???瞎掰。把那学费省下来买台最新的电脑和一台DIGITAL 摄像机就可以自己进行剪辑练习,(而且是NONLINEAR)还可以自己构成IMAGE。WIN98 PLUS 目前的容量是九分半钟。可以做三个三分钟的广告,如果你再增添一个光刻(一个盘可容650MB)或ZIP 驱动 (一个盘可容100MB),一个扫描器,一个打印机。跟我学就可以了。

唯一不足的是我这里不发文凭。以后会想出有效的办法的。



关闭窗口

浏览次数: 2704 添加时间: 2006-02-24 23:52:55 去讨论区发表评论】 【打印文章

相 关 文 章
  ·理论前言
·电影电视的时间
·有关电影空间的讨论
·镜头之间的时空关系
·视点
·匹配
·电影的修辞学
·剧作
·作为造型艺术的剪辑
·论电影剪辑
网 站 公 告
站 内 搜 索

Copyright © 2000-2003 周传基教授影视讲座 .COM